急公好义筑路乡善的边尔旺
老三区山高沟深,沟壑纵横,清水河、滹沱河、移城河、虑虒河流经其间……历史上,道路蜿蜒曲折,崎岖难行。 清代名宦徐继畲清代名宦徐继畲所作的《驮炭道》写道“驮炭道,十八盘,羊肠蟠绕出云端,人步伛偻驴步碎,石头路滑时欲倾……”水泉湾平途碑记载;“两山雄峙,中间河水奔腾……往来至此者,下则巨浪滔滔,睹峭峰而失色,汲险浪而惊醒,虽勇者失其力,智者失其谋……惟早麓沱侧略有鸟道,仅容匍匐攀援,有不慎落负漂羸载胥汲溺矣,所谓行路之难,羊肠之险莫过于此,实古今之通患也。” 国都殿村修上迪道碑也记载:“峰狭之侧有手扳崖焉!路则经此而上,形势陡绝,攀援而登,拮踞而上,有羊肠小道盘绕山腰而过,曲折难状,且左凭悬崖,视不可极,右临深渊,影随波动,行人无不目眩心慌。” 为了改变出行难的状况,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倾其资财,尽其所能,开山筑路。石窟隧道由大小两个隧道组成,位水泉湾村西,古时候是老三区通往东冶定襄、太原等地的必经之路。 慈商先贤胡润修道碑明朝嘉靖年间,东峪村先贤胡润斗米换斗石,不惜重金,倾囊倒箧,凿通了水泉湾通往山外之瓶颈,免除了行人的涉水之苦。石窟隧道高3米、宽3米、长30多米。骡马驮着东西可通过,是胡润造福人间的一件功德事,一直被人们称道传颂。清朝道光年间,乡善刘抑变卖良田,独立出资,平治长野沟、石沟、大岭、东冶石桥道,使险路变坦途,方便行旅。 神西乡位于五台县南部,东与白家庄镇、陈家庄乡相连,西与建安乡隔河相望、南与定襄消费河边镇毗邻,北东冶镇接壤,为全县海拔最低点。共有行政村六个,人口口人。 边家庄村,坐落于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端,与定襄县、盂县(属于阳泉市)接壤,可谓鸡鸣三县之地。滹沱河在邻村坪上与清水河交汇后,流经边家庄村之北,然后进入定襄县河边镇阎家庄村。边家庄村是五台县海拔最低之处,仅米。边家庄村的正北面,有一座山,名叫曹家寨,隔滹沱河与边家庄村相望,早年属于边家庄村,后划入定襄县阎家庄村。边家庄村居民区与曹家寨之间的距离不过米。 曹家寨曹家寨,高出河面约七、八百米,三面环水,另一面伸向阎家庄村。从远处看,曹家寨上卧虎藏龙,有点像金字塔,又好像一个大肚弥勒佛,头小肚大,头部镶嵌在身体的正上方,看上去十分端正,头部是一、二百米见方的石崖,全是悬崖峭壁,刀劈斧削,但峭壁上也有许多天然的凹陷之处,可容很多人。头部以下的山体、土石混合在一起,坡度约为70度,坡上长满了树木、荆棘和杂草,还有农人开垦的狭窄梯田。 从近处看,山势雄伟险峻,易守难攻,如果站在山顶往下滚石头,可以一滚到底,势不可挡,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势。清朝初年爆发的张还初、高山农民起义,是五台县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攻打五台县城失败后,其中一支起义军队伍就由高山率领退守到曹家寨。 民国时期,五台县神西乡边家庄村的筑路乡善边尔旺,一生矢志修路,40岁时,自背囊,丢弃家务,寒暑无间,义务修路。但由于受经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行路难直困扰着三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汛期河水涨发,有时40余天不得渡,农事违时,公差延误。 筑路乡善边尔旺边尔旺(-)字化之,五台县神西乡边家庄村人,世代务农。其外祖父家居盂县阎家庄,他幼年时常往来于五台、盂县之间,见道路崎岖不平,行走艰难遂立下修路的志愿。40岁时,其父边兴中去世,他料理了丧事后,背上干粮,带上工具,到盂县的黄背沟红桃梁等地,察看地形,采用起高垫低、狭路加宽的办法,一个人修路。 整整二年,终于把难走的小路修成坦途。接着又去羊道岔、二龙沟、响波浪、察属石修了五年路。群众都称颂他急公好义,并公推他为董事,修筑下山驮炭道。边尔旺雇了石匠,购置了钢钎,开山凿石,加宽路面,裁弯取直,逐段修筑。他边勘测,边指挥,还和工人一起担沙搬石,不遗余力,终于把10公里长的曲折山路修通了。接着又连续修筑了山底村至白家庄的上山路狐峪沟路,金山村至代县的小岭路。从此,边尔旺声名大震。 同蒲铁路修筑时的合影阎锡山听到边尔旺修路的业绩,聘请他到太原督军公署监修南北汽车道,并监修北井沟大桥、石岭关山洞、葫芦河石桥。继又请他修筑北同蒲段家岭隧道,经四年完成,取名“尔旺洞”,以资纪念,并奖励铜叶双穗奖章一枚。30多年,他把全部心血用于修路。他生性朴实,有俭德,无疾言厉色,晚年虔修净业,级依石岭关金岭寺承祥法师为弟子,后又到雁门关镇边寺受戒,长斋念佛。 接着又连续修筑了山底村至白家庄的上山路狐峪沟路,金山村至代县的小岭路。从此,边尔旺声名大震。阎锡山听到边尔旺修路的业绩,聘请他到太原督军公署监修南北汽车道,并监修北井沟大桥、石岭关山洞、葫芦河石桥。继又请他修筑北同蒲段家岭隧道,经4年完成,取名“尔旺洞”,以资纪念,并奖励铜叶双穗奖章一枚。 三十多年,他把全部心血用于修路。他生性朴实,有俭德,无疾言厉色,晚年虔修净业,级依石岭关金岭寺承祥法师为弟子,后又到雁门关镇边寺受戒,长斋念佛。 年3月17日,无疾而终,寿81岁。群众为了纪念他,建塔于太原风峪沟太山龙泉寺,将骨灰安放其内,家乡人民也在边家庄祖坟为其刊石建碑。 太原风峪沟太山龙泉寺边尔旺墓塔边尔旺墓碑记 公讳尔旺,字化之,福旺公之孙,兴中公之长子,献杨公之胞兄也,世居五台之边家庄村。边家庄在台邑极南,与盂县近邻,公历年经来其间,见道路崎岖,行旅为艰,恻然悯之。年四十,先严去世,殡葬毕,乃弃家务,裹粮负具毅然而往。 先至县之黄背沟、大小迪、红桃梁、长梁上等地相度地形,高者下之,低者填之,狭者宽之,自工自作,寒暑无间。食尽,负米又往,如是者二年,尔斯道称坦途矣。乃又至羊道岔、二龙沟、响波浪、擦属石共五年之久。 自是乃公之名誉,口碑载道,遐迩称颂矣。人见公之专心修路也,于是沿河诸村推公为修道董事,议修下山之驮炭道。夫驮炭道之最难行,无过师傅崖与穷汉嘴两处,上则高山耸峙,下则大河汹涌,中间羊肠小道,为运炭必由之路。往往来者就道而去者不得过:去者就道而来者不得过。人畜停滞,恒至数里之长, 此运炭者之所共苦,而千百年来之所同慨也。公乃雇石匠、置钢钎、开山凿石,费五丁之力,而往来者称快矣。自此以上节节修筑,取纡取直,亲自勘测指挥毕,杂在工人中担砂负石,不遗余力,较工人为更积极。于是上至南门河,下至师傅崖堂二十余里之长,周道如砥矣。 乃又移修下山路,上至白家庄牛胆石,下至山底,前后数年,而下山之路亦成,自是而公之名闻于贵公矣。山西督军阎公闻其义,延至署中,议修南北汽路,以公于石工有经验,乃以北井沟之大桥、石岭关之石洞、葫芦河之石桥,委公监修者数年。 又委以崞县与宁武界之段家岭监修火车经过之石洞一眼,计长百二十丈,共四年而此工告竣,赐名“尔旺洞”,又恩赏桐叶双穗等奖章,以为永远纪念云。 计公生平专修路者三十余年,足迹所经,皆著成绩,如石岭关、雁门关、小岭拮不胜数,而纯尽义务不赚一钱,此其所以为奇欤公性朴实,有俭德,不浪费,监工数十年视公物如己物,指点工人无疾言,无妄语,无怒容,蔼蔼可亲,殆菩萨之化身欤!晚年脱离红尘虔修净业,皈依石岭关金岭寺永祥师为弟子,旋又至雁门关镇边寺受十戒,长斋念佛。 于民国甲申三月十七日无疾而化,寿八十一岁,遗命火葬。乃建塔于太原县泰山龙泉寺之阳,而座其灵骨于中。其子孙曾玄繁衍,五世其昌。 恐代远年湮,功德之不新与身后之不明也,于先茔之侧建碑勒石,立巽山乾向,又记其巅末,并招公之魂,与公夫人之魂合葬于祖茔之次,俾后世子孙岁时祭祀亦如常礼云。 民国三十九年菊月谷旦 太原风峪沟太山龙泉寺边尔旺墓塔 两山雄峙附:水泉湾平途碑记(即胡润修道碑) 郡城之南不五十里而有险路,名曰□角。坎离两山雄峙,中间河水奔腾,石势萦回,洪涛汹涌。往来至此者,欲于上焉而行之,上则惟石岩岩,上焉而不可梯焉;欲于下焉而行之,下则巨浪滔滔,下焉而不可航也。睹崷崪而失色,汲险浪而惊醒,虽勇者失其力,智者失其谋。见明计熟之肖张,六出奇计之曲逆,亦无一计之可施也。 惟旱麓沱侧略有鸟道,仅容匍匐攀援,有不慎落负漂羸载胥汲溺矣。所谓行路之难,羊肠之险莫过于此,实古今通患也。□公讳□贤屡经此险,一旦奋然捐资,命石匠凿石以通商旅,遂肇工于万历□元之初。财愈施而愈不吝,心愈殳而愈不慌,虽倾囊倒箧略不介意,肯汔至未□而赢其瓶呼。 相邻义丈见其时久功难,谒公请曰:“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公独不然乎?”公则应之曰:“肩一木以支大厦,操孤舟而航渤海,鲜有能济者,果能助给,不亦善乎?”众皆翕从,携粝者往焉,馕黍者往焉。暨今丁丑孟秋,两处石崖俱以凿通,不惟□□甚便,虽□□也不难也,向之惊魂落魄,今则舒气解颜,不惟利当时耳,亦利后世也。先正尝曰:万世而下,睹河洛者,思禹之功。予则曰:“万世而下,履是路者,思公之德。”刻石以为记。 敕命大夫刘珩公子增广生员刘志尹撰,生员曲平书。 各助缘姓名且刻大碑上。 大明万历五年季秋望前三日立 崞县石匠张山张林张英 男张金花张银花 供匠道人阎大海刻书 后人为纪念元宝财神胡润打石窟修道,在石窟西高约18米的崖堂,于大明万历五年立了一通水泉湾平途碑,即胡润⑩修道碑。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商先贤胡润故里注释:①即“胡润修道碑”;②崷崪(qiúzú):高峻。班固《西都赋》:“巖峻崷崪,金石峥嵘。”;③肖:像。④落负漂羸载胥及溺:不慎将背着的东西掉下去,马上就会被急流冲走、毁坏。⑤斗换斗石:石窟距东峪村三十多公里,传说某年,胡润的女儿由一个长工护送,出门走亲戚,当走到石窟时,天色已晚,大雨倾盆,不多时,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胡润的女儿与长工前过不了河、绕不过山,后退不回来,只好在附近崖堂了住了一夜。第二天才启程到了亲戚家。走亲回来,胡润得知女儿旅途的遭遇后,此事让胡润下决心凿通石洞,使过往行人不用再愁过河,直接从石窟中行走,于是,他雇了石匠,吩咐挖一斗渣子给一斗米,最后终于凿通了石窟,使天堑变成通途。两个石窟高约三米,宽约三米,长近三十米,骡马驮着东西可通过,是胡润造福人间的一件功德事,一直被人们称道传颂。 ⑥倒箧: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⑦粝(li):粗糙的米,粝食(粗米饭)。⑧馕:装上。⑨增广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简称增生。明初定制,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后增加人数,廪食者遂称廪膳生员,增广者称为增广生员。 相关链接 旧社会家乡贫穷落后,滔滔洪水的阻隔让人们的出行不堪承受……五台县陈家庄乡(原东峪口乡)东峪村胡润水泉湾平途碑记:“两山雄峙,中间河水奔腾,石势萦廻,洪涛汹涌。往来至此者,欲于上焉而行之,上则惟石岩岩,上焉而不可梯焉;欲于下焉而行之,下则巨浪滔滔,下焉而不可航也。陈家庄乡国都殿修上辿道碑也记载:“峰狭之侧有手板崖焉!路则经此而上,形势陡绝,攀援而登,拮据而上,有羊肠小道绕山腰而过,曲仄难状,且左凭悬崖,视不可及,右临深渊,影随波动,行人无不目眩心慌。”为了改变出行难的现状,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如明朝嘉靖年间东峪村慈商胡润,斗换斗石,不惜重金,倾囊倒箧,凿通了水泉湾通外山崖外之瓶颈,免除了过往商旅行人的涉水艰险,称为“五台明代愚公”、“慈商乡善”、“慈商先贤”之人。 慈商先贤胡润老宅他被当地人称“元宝财神”。东峪村胡姓始祖,他少年家微,长居东峪,勤俭为富,润达不吝,一生仗义疏财,修桥补路,建寺盖庙。故多功德于寺观庙宇道路,积德行善,帮助接济贫困人家,乡人感其功德,将其塑像于陡寺——福田寺大佛殿内东隅。而享誉移城河、滹沱河流域,他的勤劳发迹,流传着六道半巷子,修缮陡寺福田寺,凿通悬崖石窟,藏宝广银沟,建避伏寨,与亲家比富,发殇七只灵柩等许多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随着年胡润财富排行榜的推出,他已经成了一位享誉海外的历史名人。东峪慈商胡润独立出资,使山堑变通途,方便出行旅途。寒暑无阻,义务修路,誉成为天路之灵魂。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山西五台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荣获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全球位优秀诗人奖,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文化主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w/14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一退两抗药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