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寿阳人郝海珍头雁领飞创新路
“今年,我们工作室有6个项目参加晋中市第七届‘五小’竞赛,其中有我两个项目。项目‘双向拉紧器’经寿阳县总工会申报已通过评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项目‘手动冲床’经国网晋中供电公司工会申报,已通过了公司内部专家初审。”11月16日,国网寿阳县供电公司运检工、“郝海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郝海珍高兴地说。 近年来,郝海珍发挥“头雁”作用,引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开路先锋。自“郝海珍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取得创新成果1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连续6年保持“年年有成果、年年有获奖”的创新活力,在省、市“五小”竞赛中累计获奖14次。这些创新成果在电网建设、配网运行、客户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节资创效达多万元。 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承载着郝海珍的艰辛付出,体现了其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从事运维检修工作40多年的郝海珍养成一种工作习惯,那就是开始搞创新项目后,满脑子只想着这件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年,10KV南燕竹线的农网改造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电杆短途运输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当时,只有一名村民用一辆拉木料的小四轮拖拉机承担此项任务,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难题,郝海珍决定研发“自备装车系统的电杆搬运车”。 只有初中文化的郝海珍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不绘图、不记录,把全部方案刻在脑海里。一个多月后,他自费购买了一辆二手型运输车亲自改装。首先更换变速箱,增加液压系统,给装卸电杆提供了动力来源;拆截大梁和传动轴,缩短了车身长度,减小了整车的转弯半径;在后桥上部安装了大负荷转盘,增强了爬坡能力;安装液压绞车和八套滑轮组,配套了钢丝绳,提供了可靠的装车系统;制作了伸缩拖车,可搬运8米到18米不同长度的电杆;巧妙地设计了爬杆可在车身两侧互换,可根据不同地形从搬运车两侧装卸电杆。不到10天的时间,瘦了一圈儿的郝海珍开着改装好的搬运车进行了第一次试验,一次成功! 为发挥郝海珍的引领作用,年7月,国网寿阳县供电公司成立“郝海珍创新工作室”,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授牌成立“郝海珍配网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年山西省总工会授牌成立“郝海珍职工创新工作室”,年晋中市总工会授牌成立“郝海珍劳模创新工作室”。 “头雁”领飞,打造“群雁”创新人才矩阵。郝海珍以“传授传承、帮助指导、带领带动”为己任,积极开展“劳模带我进现场”“走进工匠直播间”“班组微讲堂”等活动,用亲身经历讲述创新历程,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使成员在创新课题上出精品,在培训中长技能。 郝海珍经常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现场,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集体研讨,把个人的解决思路、创新想法和操作方法与创新工作室成员进行交流,通过反复论证达成共识,再制订解决方案并进行科技创新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郝海珍荣立山西省个人二等功,年被授予“最美晋中人”称号。 文章转载自《山西工人报》-11-23期 -END- 审核:柳月丽 责编:王晓英 编辑:李素琴 寿阳发布 官方声音权威发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yw/15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醒最新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健康提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