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

书法丨油画丨水墨丨收藏丨展览丨出版丨雅集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尧舜禅让,稷播百谷、仓颉造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遗迹遍布山西。

先后出过59位宰相的裴柏村,在山西。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王之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王翰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山西。

  唐时有两位出色的女性,一位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一位导致了开元盛世的终结,这两位女性是则天武后和贵妃玉环,她们出生在山西。

  中国有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叫平遥古城,在山西。

  中国唯一一座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存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他的地点在山西。

  卫青、霍去病、薛仁贵、关云长出生在山西。

  荀况、柳宗元、罗贯中、王羲之出生在山西。

  司马光、白居易、吕布、貂禅在山西。

  说不尽的山西事,道不尽的山西情,山西的背后深藏着一笔厚重的财富。

  在山西,历史与现在遥相呼应,只要抬眼就可以瞩望,伸手就可以触摸,侧耳就可以倾听。

一落脚就踩上了山西文化

  从空空如也的心情出发来到三晋大地,是幸福的。人们夸奖陕西说,一低头就能看到一片秦砖汉瓦;山西不同,就算你昂首挺胸决不左顾右盼,五彩缤纷的古塑、摄人心魄的琉璃的光韵也会扑面而来。炎黄古帝、尧舜禹三圣这些闪光的名字,表里河山、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黄之根这些充满敬意的称呼,都和山西紧紧联系在一起。无数传说,无数历史凝结在饱经沧桑的一椽一檩,一砖一瓦之中,并且在那片与厚厚煤层紧密相联的辽阔黄土地中慢慢沉淀下来。

  浸一回晋商文化   乔家大院可以说是晋中大院的龙头,盛名之下大大开发起小商品经济。道口森严的停车场,挤满墙里墙外的小商小贩,难免让大红灯笼的气氛打了不少折扣。但进入乔家城堡,还是要感叹它是清末华北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也感叹张艺谋的火眼金睛。

  “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这是黑漆门扇上一幅鲜亮的铜对联。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到处浸透着治家之道,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座腐败阴森的宅院与现实中的乔家大院讲述的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宅院里丰富的绘制工艺和雕刻艺术,不外乎吉祥财喜的内容,也让我们这些外来客欣喜了一番山西民居的真工夫。

  从祁县往西南行车40分钟,平遥古城威严而立。城内基本保持明清建筑原貌,入城如入明清电影布景之中。“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晓溪晚照、超山小月”,光听名字,这平遥八景就已让人留连。据当地人讲,平遥的城墙周长米,素土包砖,有72敌楼、垛口。登城而上,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城内日升昌票号,余秋雨《抱愧山西》有“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之说。在银行没有出现时,票号几乎控制着中国的金融业。沧海桑田,如今徜徉其间,票号里被伪装成灰坑的金库,信房、账房的一器一物将历史的秘密一一袒露。

  明清一条街是平遥的招牌,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幌子飘摇。虽说细看不免觉得做作,但这么多的道具,这么多“群众演员”就算是做戏也是难得一见的场景。何况还真有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店呢!一家门额上书“平遥黄酒”的老字号店铺,半人高的柜台、古酒坛、古木椅和条几,年长的老板笑容可掬地给来者逐一倒上小杯黄酒,重复着一句话:“尝尝,自家做的。”

  暖透心的黄酒配二两秋风、四句短诗,这才是传说中的平遥。

  参一段悟心之佛   五台山的诗情画意与神奇传说交织的美,也是描金历史与青灯古佛缭绕的美。五台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据说全盛时期寺庙多达余间。

  佛乐阵阵,经声琅琅,在鳞次栉比的佛寺中享有最高声誉的就是显通寺了。寺中铜殿柱额花纹,格扇棂花,全以铜铸勾勒而成。门前钟楼雄伟壮观,内悬万斤铜钟,击声可及全山。塔院寺风铃交响的大慈延寿宝塔,正是五台山大白塔。相传释迦佛圆寂后,化身舍利子,印度阿育王铸成佛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五台山菩萨顶的文殊殿,有滴水大殿之称,最为神奇。

  在大同,云冈石窟的造像世界仿佛是在石壁上附着了美丽的精灵。历经北魏、隋唐的漫长创作,这件艺术珍品愈加丰富和宏大,个人以为云冈石窟在晋北旅行中能占去一半的分量。雄伟的法柱掌着的不只是西域、北方和中原凝结一堂的神话天国,也是一个韬神养性的特别经历。再加上大同城内的上下华严寺、九龙壁奇观,足以再次驻足。

  叹一段古旧往事   从晋中越往北走,越领悟古人越关而出时的悲怆。

  雁门关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如盛名之大,残楼断墙深锁在群山中间,保存完好的仅剩几处城门洞了。我们赶到时已是黄昏时分。石路上,古代铁甲车轧出的深辙犹在;墙壁上,战火留下的伤痕斑驳可辨。当年配建的靖边寺、校场营房如今只遗废墟,一片凋零景象。最值得凭吊的是李牧碑和杨令公祠。战国末年名将李牧长期驻守雁门,巧设奇阵击杀十万匈奴,如今也只遗一碑。

  不知是历史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历史。当你站在应县木塔面前,一定会发觉自己的渺小。这座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不用钉不用铆,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连接而成。它建成三百多年后,曾经历了一次为期七天的大地震,仍巍然不动。

  从木塔东行数时,悬空寺赫然嵌在恒山一脉上。“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没有比这句晋北民谣形容绝壁危楼如履薄冰更形象的了。令我们惊奇的还有它年的悠久历史,和玲珑其外内里乾坤的巧妙设计。   金龙峡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中间凹了进去,而悬空寺恰好建在锅底。这种有利的位置,使得塞外凛冽的大风不能吹袭悬空寺。拾级而上,仍然为其紧贴峭壁而捏一把汗。再凭栏望脚下深渊,不觉一阵眩晕。

  走马三晋,发觉就像故宫之于北京,晋祠正是太原最可怀古之地。汾河西畔,悬瓮山麓,晋水源头的这座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有如山西小江南。吴伯箫写的一篇《晋祠》不可不读,桐叶封北、三七分水、马氏坐瓮的故事更不可不知。在水镜台、文昌宫、胜赢楼这些连墙漆都有些斑驳了的古建筑间,顿时感觉时间的凝固。鱼梁飞沼、金人桥、难老泉、水母楼、智伯渠都想讲述这里曾经多么山清水秀,只是遮荫蔽日的汉槐周柏仍旧默默无言。

  有人戏说,一到山西就诚惶诚恐起来,因为一落脚就踩着文化了。晋北的佛教文化,晋中的晋商民俗文化,晋南的黄河根祖文化,三晋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让人的缅想充满驰骋的理由哩!

作者:陆山寺部分文字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大山之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w/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