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个人档案

王辉,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创作室主任,山西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获得者,山西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十大文化领军人才”之一。

●蒲剧《山村母亲》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剧目奖

●年获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

●年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

●年获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戏曲电影《山村母亲》荣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

艺术成就

王辉这些年在立足山西创作舞台作品的同时,一直在寻求走出去的机会,终于在年收获了他的突围之礼。

年9月,由王勇慧、王辉编剧,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的中国第一部相声剧《家长“礼”短》在北京首演。这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历史上第一次排演相声剧,也是一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新与尝试。该剧是一部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题材作品,巧妙地将二人台曲调《挂红灯》和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等融入剧中,以浓郁的黄河文化为背景,充分体现了山西风格,散发着清新的黄土芳香。向全国观众讲述山西故事,坚持不懈地将山西文化元素推向全国,是王辉内心一直萦绕的情结。

年11月,国家京剧院开始了现代京剧《青山黄土一支歌》的筹备工作。王辉与他的搭档王勇慧承担了该剧第二部分《黄土漫漫》的创作。该剧于年启动创作,以年“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之一和年中组部、央视联合推出的《榜样3》人物贺星龙为原型。创作初期,国家京剧院曾组织导演、编剧等主创人员两度赴山西对人物原型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走访期间,贺星龙背着自己的旧布包,带着大药箱上门为当地生病的老人出诊。贺星龙讲述了他近20年来留守山区治病救人的真实经历,创作人员深受震撼,对如何讲好这个故事有了更多触动。国家京剧院创排该剧不仅是献礼建党百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讲好“扶贫”故事,更是希望通过京剧的形式传递出贺星龙身上“无私奉献、一扎就是一辈子”的精神。

这是王辉两次把山西文化、山西故事、山西元素带上国家级的舞台。实际上还远远不止此,早在他担任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主任的二十多年时间,就已带着他的剧目走向全国。

蒲剧《山村母亲》上演多年来,荣获由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资助、文化部第二届保留剧目大奖、国家艺术基金交流推广资助等多项荣誉并在全国巡演,演出场,刷新了改革开放后全国现代戏演出纪录,被河南、陕西、四川、海南、广东等省争相移植,被称为“山村母亲现象”;已拍摄成的同名电影艺术片,年荣获世界第十三届民族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年荣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这部戏,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

这部戏,王辉写了十年,从年他29岁开始写起。那时,他刚刚有了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某报刊上母亲去给儿子当保姆的一段小文字时,就萌生了写剧本的念头。十年当中,他拿着他手抄的剧本到处求教,因为没有自信没有经验而多历坎坷,他在几次搬家时都犹豫要扔掉这个剧本。特别幸运的是,十年后,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总导演马肇录看到这个剧本,并帮助他修改完善。年,马肇录导演将《山村母亲》压缩成道情小剧《保姆》演出,获得很好的口碑。年,原作被国家京剧院著名导演李学忠先生推荐给运城青年蒲剧团后,再由马肇录执导改成大戏,由景雪变领衔上演,一炮走红,荣誉也纷至沓来。

《山村母亲》带给王辉很大的自信,自此一发不可收。而他与马肇录导演的长期合作,也堪称山西剧坛忘年之交的佳话。马肇录导演年长王辉二十余岁,是晋剧须生大王丁果仙的学生,舞台经验丰富。王辉说,马导给他传授的创作经验,让他终身受益。

由王辉、马肇录、梁培卿编剧,山西省晋剧院创作演出的晋剧《日昇昌票号》,以山西平遥日昇昌票号的创立史实为素材,讲述清道光年间,平遥西裕成颜料行大掌柜雷履泰受亲友间异地汇兑启发,寻觅到新商机首创票号,开启了“汇通天下”之先河的故事。全剧通过“票号建制”“诚信经营”“筹措军需”“以德报怨”等重点情节,展现山西商人勇于创新,诚信尚德,以义取利,敢于担当,精诚团结的可贵品质。而晋商的创业史、发展史,乃至随之形成的“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对于当下更具有诸多启示。戏排成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唱响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安徽、新疆等8省份16个市,所到之处,观众非常喜欢,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晋商”及“开放的山西”成为热词。这部戏可以让新晋商增强文化自信,也提醒我们要眼睛向外,登高望远,以开放的心态推动转型发展,以开放的胸襟将山西打造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在这部剧演出时,王辉正担任省戏剧研究所所长,他组织的“全国晋商会馆”课题,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日升昌票号》这部剧中,第一次出现了晋商会馆的背景。

年,王辉、马肇录、白惠林、谢永峰创作的扶贫题材道情剧《吕梁护工》由吕梁市民间艺术团上演。年,该剧参加了由中宣部、文旅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网络展演”,获得不俗的口碑。年,由杨志刚、王辉创作的电影故事片《吕梁山护工》拍摄完成。

年最后一天,由王辉、王勇慧、乔俊宝编剧,山西省京剧院排演的现代戏《市长与柿长》上演。故事发生在太行山中,县委书记张瑞敏直播千里带货支援疫区,决定扎根乡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个时代交上一份美丽的答卷。跌宕起伏的故事、丰沛饱满的情感,演绎出一个中心命题:当官为什么?当官干什么?当官靠什么?三个设问,震撼心灵。这是近几年来京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现代戏,充满时代气息和心灵拷问。这部剧,也是山西省京剧院二十多年来首次创作演出的现代戏。

此外,王辉还创作了大型主题歌舞《九曲黄河》(王辉担任总策划、作词、总撰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演出,赴北京等地演出);大型民乐《关公》(王辉担任总策划、总撰稿;省歌舞剧院民乐团演出,赴台湾演出);参与创作大型歌舞史诗《天下大同》。最近,他编剧的歌剧《苍河岁月》已进入作曲阶段,由山西籍著名作曲家臧云飞作曲。王辉介绍说,臧云飞先生的加盟,必将使山西民族歌剧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多部剧的创作,逐渐奠定了王辉的艺术风格。他长期写诗,平时还喜欢创作歌词,对山西民歌曾经下苦功夫研究,所以他特别喜欢把地域文化和民风民情的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可以这样说,他是向全国传播传输山西文化的使者。

近年来,王辉还负责本省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工作,六年间共获得近两亿元的基金资助,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由于工作细致扎实,每年申报成功的戏曲剧目数量居全国首位,为山西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山西戏山西人借此东风走了出去,为稳定全省戏曲队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王辉几十年坚持文艺评论写作,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戏剧》《戏曲艺术》《文论报》《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山西文学》《批评家》等省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文艺评论近30万字,是山西发表艺术评论最多的评论家之一,为山西文艺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智。

年,王辉还策划推出大型摄影图片展《全国晋商会馆摄影图片展》,填补了晋商研究上的这一空白,获得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增强了山西民众的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

长路漫漫,王辉依然会带着自己的使命走下去,为山西文化的传播发展鞠躬尽瘁。

作品欣赏

图01

《山村母亲》剧照

图02

《家长“礼”短》剧照

图03

《九曲黄河》剧照

图04

《日昇昌票号》剧照

《吕梁护工》剧照

来源|《映像》杂志社(主管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分享收藏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w/1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