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省政府发布消息,祁县贾令镇贾令村入选第五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贾令村,位于县城之北,境内昌源河、龙城高速、省道祁清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势明显,古有“川陕通衢”之称。耕地面积有亩,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养殖业,是一个纯农业大村。贾令熏肉、贾令小花生远近闻名,历史悠久,贾令村民民风淳朴、崇尚俭约。

春秋晋国大夫贾辛任职今祁县时曾在此居住并发布政令、治水造福百姓,后人遂以“贾令”为村名。古驿道由贾令穿过,这里成为“川陕通衢”的重要一节。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曾经贾令南下并屯兵于此。明洪武二年(年)贾令正式设驿站,常驻驿卒三、四十人。到嘉靖十五年(年)驿舍被昌源洪流冲毁后移到县城西关重建,却仍称作“贾令驿”。

镇上有一座镇河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民间传有洪武年说)的镇河楼,当年是希冀平镇近旁时常为患的昌源河泛滥而建,明、清两代均有修葺。造型古朴、厚美的楼阁,似隐于僻野、不事张扬的高士,披一袭旧衣却腹藏实学。比起当代建造的浮华仿古楼阁,从历史中走来的镇河楼更显出几分敦厚与庄雅。据说,当年见惯了宫中华楼高阁的慈禧太后避祸西逃路过镇河楼时还曾久久观赏,连连称赞。

狐神庙,位于贾令中学校院内,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晋国卿狐偃而设,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年,正耳殿、东西两庑殿、戏台等基本完整,神像已毁。狐偃,春秋时晋国的卿,字子犯,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曾随从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游历各国,并且帮助重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上军之佐,帮助晋文公改革内政,以“尊王”相号召,平定王子带之乱,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战胜楚军,使晋文公当上了霸主。贾令狐神庙主祀的就是狐偃。

年12月,贾令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1月被省政府列入第五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相关链接:

留住古村,守望乡愁——走进历史文化古镇贾令

题贾令狐神庙三首

丙申清明前缅怀祁县革命先驱第一人——阎毓珍

七律·贾令长街有感(外一首)

七律·镇河楼(阎绳德)

清季闯关东闯出的祁县籍金融家袁兰

点击以下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w/1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