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操作系统十一Symbian启示录
往期回顾 车载操作系统(一):软件定义汽车 车载操作系统(二):车控操作系统 车载操作系统(三):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车载操作系统(四):国内外车载OS布局 车载操作系统(五):AUTOSAR规范 车载操作系统(六):域控制器 车载操作系统(七):虚拟化(Hypervisor) 车载操作系统(八):系统级芯片(SoC) 车载操作系统(九):功能安全等级(ASIL) 车载操作系统(十):特斯拉的商业逻辑 01Symbian兴衰史Symbian曾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生活乐趣,但是,随着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崛起,作为一套老旧的系统,Symbian这张“旧船票”终究没能登上移动互联网这艘“客船”,最终被时代和消费者所抛弃,迅速陨落在历史长河中。 大约在年前后,中国手机消费者用户开始慢慢接触一个名叫“Symbian”的手机操作系统,并在诺基亚相继推出、N-Gage、、等一批经典机型之后,Symbian逐渐称霸整个手机行业,开启了最为辉煌的十年发展历程。 Symbian本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当时,一位名叫DavidPotter的欧洲人在英国伦敦创立了一家名为Psion的公司(宝意昂),这是欧洲市场上出现的第一批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厂商,当时他们开发了一套操作系统:EPOC(ElectronicPieceofCheese),意思是“使用电子产品就好像吃奶酪一样简单”。EPOC操作系统是专门为掌上电脑、移动通讯设备研发的,是一套类似Android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在早期研发的时候就加入了无线通信和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的系统设计,与同时代的其它操作系统相比,在无线通信方面具备先天优势,而且与微软的WindowsCE系统相比,拥有实时性、多任务、多线程、低功耗、内存资源占用少等诸多优势。 虽然EPOC系统在PDA设备上拥有诸多优势,甚至还能够与WindowsCE分庭抗争,但是在90年代的时候,Psion公司的品牌影响力非常弱小,正好又赶上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于是在年6月,宝意昂联合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菱等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Symbian公司,目标是将SymbianOS开发成未来手机的产业标准,以对抗微软和Palm公司,取得未来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市场先机。 早期SymbianOS的定位是一个开放式平台,类似现如今的Android系统,任何人都可以为支持Symbian的设备开发软件。Symbian很明智地推出了白金合作计划,最终成功地吸引了ARM、德州仪器、松下、西门子、三星、索尼、三洋、富士通、西门子、联想等厂商先后加入,Symbian系统联盟由此诞生。 年,首款Symbian手机——爱立信R发布,搭载Symbian5.1系统,代号为ER5U。此时的SymbianOS还不能称作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因为它不支持应用程序的扩展。 年,诺基亚发布了Symbian6.0版本,增加了GPRS、WAP1.2浏览器和应用程序扩展功能,允许用户使用C++和Java开发应用程序,Symbian6.0成为第一个真正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同年,诺基亚发布了基于Symbian6.0系统的智能手机,开发了用户界面Series60第一个版本:S60V1。 年是诺基亚的高光时刻,当年它在非洲尼日利亚卖出了第10亿部手机,品牌价值高居全球第六,是全球手机界的带头大哥,而Symbian公司推出了Symbian9.0操作系统,同时基于Symbian9.0的S60V3用户界面也随即面世。年,Symbian公司正式宣布:全球Symbian手机总量达到一亿部。 年,是智能手机行业的重大转折之年,当诺基亚还沉浸在S60V3带来的成功喜悦之中的时候,SteveJobs在旧金山的Macworld上发布了基于触摸屏的第一代iPhone,Google发布了Android1.0Beta版本,标志着苹果和Google正式进军手机操作系统领域,Symbian危机初现。 尽管种种迹象和趋势都表明狼来了,但遗憾的是,诺基亚并没有对苹果和Google带来的新变革给予有力地回应,丝毫没有注意到后来者背后那锋利的刀刃,甚至还嘲笑iPhone和Android的各种缺陷问题,比如功能少、应用缺、待机短等。 年,装载SymbianOS的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超过2亿部,12月2日,诺基亚以2.64亿欧元全资收购了Symbian,Symbian也变成了诺基亚旗下的子公司。在随后的两年中,摩托罗拉、三星、LG、索尼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宣布退出Symbian联盟,开始转投Android阵营,曾经辉煌的Symbian迎来了没落的夕阳时代。年第一季度,Android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超过Symbian,跃居全球第一。 年12月21日,诺基亚官方宣布放弃Symbian品牌。由于缺乏新技术支持,Symbian的市场份额断崖式萎缩。年,Symbian的全球市场占有量仅有5.2%。 年5月27日,诺基亚彻底放弃开发SymbianOS,服务将仅持续到年。年1月24日晚间,诺基亚在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宣布,年发布的PureView将是其开发的最后一款采用SymbianOS的手机,今后将不再发布SymbianOS的手机,Symbian这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长达15年的历史之后,终于迎来了谢幕。 年9月2日,微软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负责手机业务的设备与服务部门,此项交易于年第一季度完成,这意味着曾经的全球手机霸主彻底走向衰败。 02Symbian衰落原因浅析Symbian迅速衰落的原因,既与诺基亚公司在面对移动互联网历史潮流时的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漠视变化有关,也与SymbianOS自身的基因有关。 毫无疑问,Symbian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和低功耗环境下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流畅运行,这是同时代其它手机操作系统所不具备的。SymbianOS对硬件的低要求,使得它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覆盖从1,元到5,+元的手机,再加上S60这个优秀的用户界面,SymbianOS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Symbian迅速衰落的原因,既与诺基亚公司在面对移动互联网历史潮流时的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漠视变化有关,也与SymbianOS自身的基因有关。 1)学习曲线陡峭,应用开发困难有时候优势也是劣势。Symbian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SymbianC++语言进行开发,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开发框架,要求开发者对C++的内部实现机制有清晰深刻的理解。C++语言本身的学习门槛就比较高,而且,形形色色的描述符(Descriptor)、清除栈(CleanupStack)等不同于标准ANSIC++的概念让开发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开发者本应该思考实现什么功能、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的时间,却不得不绞尽脑汁解决底层编程语言的问题,开发效率非常低下。 2)应用分发平台缺失,严重抑制了生态的繁荣Symbian没有一个合适的应用分发平台(应用商店),开发者需要自己想方设法推销应用软件,变现难度很大,这一点与诺基亚的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都是靠卖硬件赚钱,而没有深入考虑构建应用生态,并从中实现商业利益,这也是诺基亚与苹果最大的区别。 3)引入签名机制,将个人开发者“赶尽杀绝”从Symbian9.1S60V3操作系统开始引入了一种新的系统安全保护机制——证书签名,未经签名的应用软件无法在Symbian9系统上安装,而证书本身是需要购买的,费用为美元(约合人民币1,元),且有效期只有一年,过期需要重新购买新证书。可以说,证书签名机制直接将个人开发者“赶尽杀绝”,因为个人开发者在推销自己的应用软件之前,就不得不支付给Symbian和相关认证机构一笔不菲的费用。 03Android和iOS崛起原因浅析Android通过开放硬件+开源软件的合体,形成“芯片+操作系统+应用+终端”的联盟合作;苹果则通过自研芯片+iOS操作系统+手机的一体式战略,构建独特的闭环生态,发挥软硬融合最佳性能,实现用户最佳体验。 美国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年,超过99%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由Android(73.06%)和iOS(26.28%)用户贡献。 Android凭借开源模式,自年发布Android1.0Beta版本以来,市占率迅速提升并相继反超iOS和SymbianOS;苹果则采用一体化闭环模式(自研芯片+iOS操作系统+手机),自年发布第一代iPhone之后,市占率快速提升并逐渐趋于稳定。 1)Android:开源生态下的塑造者Android是Google基于Linux开发的开源OS,具有开源、兼容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等优点,由开源AOSP(AndroidOpenSourceProject,Android开放源码计划)和闭源GMS(GoogleMobileService,Google移动服务)两部分组成。 其它厂商可以自由免费使用和修改AOSP,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定制化改造。GMS则包含了Google的应用商店、搜索引擎、浏览器、地图、邮箱、语音服务等关键服务,整个套件的源码不对外开放。 海外市场对GMS依赖度极高,国内市场则恰好相反。在海外市场,如果没有GMS的支持,大部分的App都无法运行,更无法使用Google开发的GooglePlay应用商店、Google搜索引擎、Chrome浏览器、GoogleEarth地图、Gmail邮箱等应用。而在国内市场,情况则完全不一样。由于国内无法使用Google的网络服务,国产手机厂商通常对原生Android系统进行定制,以AOSP为基础,删除多余的GMS组件,对UI进行优化,提供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功能,完善软件服务,推广自身品牌。例如小米MIUI、华为EMUI、OPPOColorOS等,它们本质上只是基于Android的UI或ROM改造。UI即用户界面(UserInerface),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ROM是指手机系统固件,固件即固化的软件,即写入到Flash-ROM中的系统程序。 Android的迅速崛起,主要原因有四点: 开放硬件+开源软件的合体,形成“芯片+操作系统+应用+终端”的联盟合作。年11月,Google联合芯片制造商(Intel、NVIDIA、Broa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yw/13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火流行梗大盘点塞班精神小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