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山西经济资本市场省属国企发展l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作者:贺剑雄、李淑芳 整理:山西资本圈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资本市场建设仍然薄弱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提供给山西的系列改革发展优厚政策红利、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复苏以及省委省政府根据省内发展实情进行的重大战略安排部署,年山西经济呈现出由“疲”转“兴”、由“旧”转“新”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改革发展,一方面不断优化工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大资本市场多种工具的利用,为省内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山西省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概况,挖掘省内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短板,提出未来山西经济发展着力点的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一、山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从近年山西省经济运行整体情况来看,山西GDP增速自年以来逐年下降,至年达到最低3.1%。年改组后的省委省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进行重大安排部署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有力实施和推进下,年下半年全省经济逐步开始走出困境,年上半年追平全国增速,第三季度经济增长超全国平均水平,全年经济增长自年以来首次步入合理区间。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同比增长7%(在全国排名第2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经济提质增效态势良好。 产业分类角度看,年第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3%、6.5%、8.8%,第三产业增速连续第4年超过第一、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保持增长态势(年为53.5%),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的组成部分;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逐年下降(年为41.3%),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变化与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入调整相对应。 一方面,省内资源型、重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了全省经济与第二产业增长相关性较强,但经济转型之路已现成效,第三产业增速实现较大提升,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速10%,有效抵消了第二产业增速跌落为负值的负面影响,使得全省经济增速下降幅度趋缓,年第三产业也体现出对全省整体经济增速较强的拉动作用。 另一方面,年以来,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呈现递减趋势,年为44.5%,较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工业增长贡献率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了第二产业对GDP增速贡献率的下降。而第三产业相关细分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年交运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0.0%,较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年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5%,较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年金融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3.0%,较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随着政府顶层设计的不断强调,交运、金融保险等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增长。 二、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动态 (1)省内企业上市(挂牌)情况 截至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A股上市公司38家,其中主板31家、中小板4家、创业板3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家数的1.09%,全国排名第21位,中部六省排名第5位;新三板挂牌企业83家(年共新增21家),占全国总挂牌家数的0.72%,全国排名第23位,中部六省排名第6位,做市转让6家,待审查公司4家,待挂牌公司4家。 目前,在山西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的企业12家,其中壶化集团(10月17日首发未通过证监会发审会)、紫林醋业2家公司申报材料证监会已受理,晋商银行等其余7家企业处于辅导期。 (2)山西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情况 年,山西省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亿元,其中:股权融资.08亿元(含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融资1.63亿元),债权融资.32亿元。 年至年,全省共开展并购重组28起,占全国总并购重组数量的1.76%,全国排名第18位,中部六省排名第5位;完成18起,占全国并购重组完成数量的1.62%,全国排第18位,中部六省排名第5位;并购重组成功率为64.29%,比全国并购重组成功率低5.7个百分点,中部六省排名第5位。融资金额达到.02亿元,占全国并购重组融资总额的0.54%,全国排名第26位,中部六省排名第6位。 截至年12月底,省内企业股权融资总额.67亿元,全国排名第19位,中部六省排名第5位;债券融资总额.45亿元,全国排名第13位,中部六省排名第2位。 三、省属国企发展动态 年2月份,王一新副省长兼国资委党委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扣动了山西国企国资改革的发令枪。 一是相继成立了山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山西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山西云时代大数据有限公司、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化运营企业平台,奠定了山西省国有企业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省国资委将旗下22家省属国有企业全部划转至山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层面一次性全部划转国有股权的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确立了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理念。 二是以“腾笼换鸟”为主要模式,先后分两批出让省属国企旗下部分资产,目的就是要破解“一股独大”的现状。 三是积极推进山西汾酒集团、山西建投集团等国企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四是持续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提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自主性,加大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上各类工具开展低成本融资的培训。 五是通过成立太行基金等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阳煤产业基金、山西钢铁产业调整基金等产业基金,发挥省内各类金融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为省属国企结构转型和调整提供资金输血和专业化服务支持,更好的推动省属国企改革创新。 四、发展建议 年,山西省经济发展向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效,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一方面我省以煤炭、炼焦、钢铁、电力等能源、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依然较为突出,高科技产业发展基础非常薄弱,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的企业相对稀缺,无论从数量、规模上,都与发达省份有比较大的差距,缺乏综合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省内企业中,已完成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公司及企业上市(挂牌)数量均较少,而且上市(挂牌)企业资本市场再融资功能利用程度仍然不够。 十九大明确指出未来要告别粗放式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山西省要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未来要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装备制造业强力支撑、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建筑业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增长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传统产业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格局。 随着年山西省建立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42号),我省已经迈入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年省内相继成立了文旅集团、大地公司等专业化集团,山西省新兴产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不仅是省内发展突破经济困局的重要施力点,更是适应时代潮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降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未来要坚持把经济结构转型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推动资源型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有效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山西是传统能源大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量很大,占全省经济发展比重较大,国企国资改革是全省经济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一是要持续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必须持续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优化国有资产布局,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非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逐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要积极推进国有资产市值管理。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股权进行处置,一方面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股权的流动性,增强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助力山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金融的宗旨。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要牢牢把握住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领域的相关支持。 一是要加快推进省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融资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联动协同,充分利用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参考浙江“凤凰计划”等政策,健全完善培育、奖励、协同等长效机制,强化企业上市(挂牌)政策的引导扶持,全力推进省内企业上市(挂牌)。加大省内企业管理团队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培训,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各类工具,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基石作用。上市公司应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合发展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做强做大,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省内经济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要利用好“壳资源”,加速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省内产业布局。 三是要发挥基金业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我省基金业聚集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和母基金的杠杆、引领和劣后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产业基金、中小企业创投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的作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负债结构,降低企业杠杆率,助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帮扶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步伐。加快培育并购重组基金,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全周期、多元化服务。同时,以基金为引领,通过项目+人才方式积极引进大数据、新能源、环保、通信、新材料等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山西经济发展质量。 (三)积极稳妥统筹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培育山西经济增长新动能。 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多以传统煤炭、煤化工、电力等传统能源、化工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既要破解“一煤独大”,又要加快发展新兴前沿产业。 一是要稳妥推进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坚定“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总基调不动摇。山西省优质煤炭资源禀赋闻名中外,在煤炭工业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庞大的人力、设备及产能和需求,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去煤化”绝不能一撮而就,必须要循序渐进,并逐步推广煤炭的清洁、高效、安全利用,不断研究开发煤炭的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煤企竞争力。 二是要积极推进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应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开展省内跨集团横向整合重组,减少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盈利能力,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市场影响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或交差持股等方式,缓解产业链上下游供需矛盾,有效推动省内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要全力培育山西经济增长新动能。充分发挥转型综改试验区和国务院42号文件的政策指引,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利用省内资源禀赋打造一批专业化的新动能企业集团,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晋煤集团旗下蓝焰煤层气为核心大力发展煤层气、瓦斯抽采治理等产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国内煤层气龙头企业。依托成立的山西省文旅集团,打造以其为核心的省内集文化旅游开发、运营、投融资为一体的专业化平台,全面开发省内文旅资源。以山西云时代大数据有限公司为主,学习贵州大数据发展经验,逐步引入国内外先进技术平台,同时吸引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落地山西,共同促进大数据产业在省内的发展壮大。积极延伸光伏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及相关配套产业,以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核心,共同促进光伏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持续降低光伏产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感谢贺剑雄、李淑芳供稿支持,本文有删减,供参考) 山西资本圈ID:shanxicapitalcircl本圈立足山西资本市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x/12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西4名干部被查涉太原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