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文庙,曾经的六中,那些尘封的历史,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 两千五百七十一年前 (公元前年9月28日)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 创立了 讲仁义、贵德礼、重民本 尚中和、求大同的 儒家思想 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有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提到孔子就不得不提文庙 在大同古城东南隅 大同府文庙静静伫立 在孔子诞辰日之际 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大同府文庙吧 大同府文庙的尊经阁和孔子像 在讲文庙之前 需要先来说说什么是“府学” 古代官办教育机构的体制是学校与祭祀机构一体,即把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机构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府学是“学”“庙”合一的府级官办教育机构。 大同府文庙所在的街道就叫做“府学门街”。 在封建社会,文庙(又称孔庙)是文人墨士纪念孔子的场所。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和县治所所在都有文庙。 在我国,曲阜孔庙、北京孔庙、曲阜孔府家庙和衢州孔府家庙等四座孔庙是祭祀孔子的专门机构。其他孔庙或文庙的性质则是学庙,重在“学”字,是古代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 大同府文庙老照片 关于大同府文庙的历史沿革,清乾隆版《大同府志》中有这样的叙述: “大同府儒学在府城东南隅。旧学在府治东,即元魏中书学、辽西京国子监、金时之太学、元之大同县学也。明洪武八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以府学为代藩府,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学也。” 这段话是说: 大同文庙曾作为北魏的中书学、辽代的国子监、金代的太学,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明洪武八年建为府学,之后的明洪武二十九年,由于兴建代王府时,将府学移至“云中驿”,也就是现文庙所在地。 20世纪90年代,大同市第六中学将校址迁入大同府文庙内。当时府文庙残存的文物只余大成殿、神厨、神库、乡贤祠、名宦祠、戟门六处。 年的卫星地图,还可以看出学校的样子 年,大同市启动府文庙保护修复工程,同年7月20日,大同六中从府文庙迁出。历经近两年的修建,依史籍原样重建了府文庙的尊经阁、东西配殿、东西廊庑、碑亭、碑廊、泮池、棂星门、义门,对尚存的六处古建进行了修复,使得整个文庙占地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 年的卫星地图 同期,大同市政府整治了府文庙的周边环境,复建了府文庙中轴线南、北、东、西的云路坊、大成坊、义路坊、礼门坊。 云路坊 大成坊 年11月,府文庙正式竣工。 年的卫星地图 大同府文庙的建筑群体布局 分三个组群 导览图 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如下 棂星门 仪门 泮池 大成门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物,为明代所建。清顺治、乾隆时期多次进行修葺。整个建筑置于月台上,座北朝南,呈"凸"字形,面阔五间(30.5米),进深三间(18.5米)。单檐歇山顶,斗拱六铺作,每间两朵。 大成殿内景 大殿前的月台四周有石栏围绕,栏杆中间嵌有玄武岩石刻。整个建筑在月台的烘托之下更加气势雄浑,庄严肃穆。栏杆中的石刻,以明快的线条,简练的构图,雕刻着我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是历史的画卷和石刻艺术的佳作。 大成殿石栏中间嵌有玄武岩石刻 大成殿石栏上的石狮千姿百态 大成殿后、尊经阁前的孔子像 尊经阁 中轴线西侧由南至北依次如下 五龙壁 杏坛 敬一亭 明伦堂 中轴线东侧 大同古城墙的老雁塔被安放在此 大同文庙作为府一级的文庙,是大同历史文脉的传承之地,是宣传儒家思想的正统场所,是庙与学有力结合的地方,在大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而与之毗邻的帝君庙,以供奉主宰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而得名。大同府文庙与帝君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大同古城的一个重要景观建筑群。 帝君庙 而今,作为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中的一部分,府文庙、帝君庙相继重现当年盛景,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游山西·读历史” 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 不妨来大同府文庙走一走 感受儒家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案:卢珊 责编:王宇 审核:邓琳 监制:刘双英 大同日报社新媒体矩阵 所刊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发 但是一定要注明出处呦~ ●我叫大同,这是我的新名片! ● 大同车主!南环路9个路口标示标线变更,一定得看●市属破产企业职工社保个人部分缴费开始了,请相互转告 ●让生命以别样方式绽放!聆听器官捐献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会在这里唱响,集齐了所有天籁之音!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x/12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同镇与山西镇长城结点,丫角山长城环线穿
- 下一篇文章: 山西忻州市60后副市长,河曲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