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DP排名看中国经济版图60年大变局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编辑丨拾初 日前,年全国各省市GDP成绩单已经全部出炉。除湖北之外,所有省市均实现了正增长。同时,年GDP显示经济“南强北弱”形势越发明显。 根据已公布的年全国各省市GDP,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从GDP总量来看,广东年GDP达到.94亿元,同比增长2.3%。这是广东GDP首次超11万亿元大关,而且是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6.计算,年广东GDP折合美元是亿美元。而根据近期韩国媒体报道,年韩国全社会完成GDP约为1.58万亿美元,如此一来,广东GDP超越了亚洲四小龙中经济总量最大的韩国。 广东之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万亿元,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7%,比全国平均高出1.4个百分点。 相比广东,江苏的一大优点是区域发展均衡,年,苏州GDP突破2万亿元,南京首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城市,南通亦成为全省第四个GDP过万亿元城市,江苏也由此成为GDP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均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市。 排名第3到第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浙江、河南,这些省份的GDP分别超过7万亿元、6万亿元和5万亿元。 超过4万亿的省份还有4个: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分别位列第6-9名。其中,福建人口最少,不足万,却能够GDP总量高居第7,并在年新增加泉州和福州这2个万亿GDP城市,令人刮目相看。 数据显示,30个省份GDP增速均为正增长,只有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GDP增速还是负增长。 最后,年GDP显示经济“南强北弱”形势越发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这体现出北方省份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活力不足。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而缩小南北差距,将是北方省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另外,从年的各省成绩单中可以发现,相比于年的各省经济排名,湖北被福建反超,辽宁被江西反超,内蒙古被山西和贵州反超,黑龙江则被新疆反超。 仅对比年和年的数据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对比近60年来各省市GDP数据,或许会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对此,我们整理了-年的各省市GDP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尝试对全国各省市经济总量20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近60年里,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始终稳居全国经济排名前十位。 其中,上海和江苏都曾在不同时期荣登榜首,广东自年接替江苏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后,至今已是连续32年称霸榜单。而年以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的名次基本一直稳定在前五位。 第二,河南很“低调”却实力不凡,经济体量仅次于粤苏鲁浙,长期稳居全国第五位。 河南的强实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它庞大的人口基数。河南是出了名的人口大省,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看看GDP排名前几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哪个不是人口大省? 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人口规模至关重要。人口足够多,规模效应才能更强,生产力和创造力才会更旺盛,经济才能更发达。 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上海的经济总量会被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超越,也能解释为什么近几年很多地方都不遗余力地“抢人”。毕竟,人,才是创造一切的基础。 第三,除了广东和江苏之外,浙江和福建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浙江的排名从年的全国第14升至年的第4,福建则是从20名开外一路升至全国第7名,二者的实践不但诠释了市场经济与新经济的重要性,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矢志不渝地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便是为什么我们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四,山西排名滑坡严重,如今的经济体量甚至不如苏州一个城市大。 成也资源,败也资源。江西的排名波动与资源息息相关,可以用“资源诅咒”理论来解释。即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 具体来说就是,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通常更倾向于优先发展资源型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也极为显著。不过,资源型产业的过度繁荣,往往会使人们忽视对其他产业的培育与支持,并且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科技创新的进步,同时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久而久之,一旦资源产量下降,其他行业发展跟不上,便会拖累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何实现资源型省份经济的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继而冲破“资源诅咒”的困局,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重大课题。 第五,东北经济曾一度非常强悍,最终几乎退出前20强。 和山西一样深受“资源诅咒”的还有黑龙江。曾在60年代跻身全国经济总量排行的前五,最终跌出前十,直至从前20名消失。 和黑龙江同属东三省的辽宁,在60年代更是高居GDP排行榜第二名,仅次于上海。甚至在表格统计之外的-年,辽宁更是曾高居榜首。现如今,前十名里已经没有了东北的身影,前20名里也只剩下辽宁一个。 东北从辉煌到失落,背后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有市场化进展缓慢的原因,有传统产业转型困难的原因,有人口外流的原因,也有制度安排的原因。 第六,中国区域经济版图已经从传统的“东西差距”逐渐演变为“南北差距”,而且还在持续扩大。 南北经济发展曾经是比较均衡的,这从早些年的各省经济前十名分布中就能看出来。不过近些年,南方省份经济发展步伐要快于北方,很多曾经排名很靠前的北方省份都在榜单上一再下滑,而经济总量占比方面,“南升北降”的状况也越来越明显。 以上种种,或多或少都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虽然“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渐渐远去,但发展经济,将始终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x/11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城市直播山西11地市经济实力排行榜,
- 下一篇文章: 增长36年山西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