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近日,山西发改委和山西煤炭工业厅联合对外印发《山西省“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这可以说是涉及山西煤炭行业领域的一重磅规划文件。

该《规划》明确规定,要拟打造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晋北重点培育同煤集团和中煤平朔两个亿吨级煤炭企业,晋中重点培育山西焦煤集团亿吨级煤炭企业,晋东重点培育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三大煤炭企业向亿吨级企业迈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省“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部分重要内容。

供给预测

1、煤矿数量

截至年底共有煤矿座,“十三五”期间,山西省通过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退出部分煤矿,同时,根据国家减量置换政策,合理安排已取得“路条”项目核准,到“十三五”末,山西省煤矿数量座以内。

2.产能情况

截至年底煤矿能力14.6亿吨/年,“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同时,通过依规核减产能、实施减量置换等,到“十三五”末,山西省总产能13.2亿吨/年,净减少1亿吨/年以上。

3.产量情况

到“十三五”末,在13.2亿吨/年产能中,生产煤矿能力12亿吨/年,停建缓建搁置延缓煤矿能力1.2亿吨/年。生产煤矿按照15%的储备系数考虑,实际全省原煤产量约为10亿吨。

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年,山西省煤矿座以内,总能力13.2亿吨/年;其中,生产煤矿能力12亿吨/年,煤炭产量约10亿吨。到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万亿元,其中,煤炭产业亿元,非煤产业1.2万亿元。

2.分项目标

集约高效:“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到年,通过进一步减量重组、大幅降低煤矿数量,平均单井规模力争达

到万吨/年;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95%;进一步引导煤矿减人提效,全员劳动工效力争达到吨/人.年。

安全保障:“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杜绝重大以上事故,遏制较大事故,95%以上的煤矿实现生产安全长周期,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延伸循环:全行业煤电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煤基合成油品万吨、煤制烯烃万吨。

低碳清洁:到年,原煤入洗率达到80%,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率%,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亿立方米、利用量85亿立方米。

生态环保:到年,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置率达到%,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90%,力争实现30%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对重点矿区实施地质环境保护与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新建和生产煤矿全面治理,毁损土地全面复垦,历史遗留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35%。

开发布局

根据国家规划的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矿区的总体规划,按照区域煤质和煤层赋存特点,进一步推进三大煤炭基地提质,大力发展大型、特大型煤矿,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通过不断提升煤炭产业集约高效化水平,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保障国家清洁煤和综合能源基地生产原料的供给。

1.晋北基地

重点培育同煤集团和中煤平朔两个亿吨级煤炭企业。依托动力煤优势,加快煤电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级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面向煤基清洁能源和煤基高端石化产业两大发展方向,打造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加快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

截至年底,晋北基地产能4.65亿吨/年,年原煤产量3.8亿吨。到“十三五”末,基地产能4.1亿吨/年,预计原煤产量3.5亿吨。

2.晋中基地

重点培育焦煤集团亿吨级煤炭企业。利用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重点推进低热值煤电厂建设,加快国家级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煤焦化产业,形成煤焦气化产业链。加快推进西山、离柳两大矿区瓦斯抽采利用矿区建设。

截至年底,晋中基地产能5亿吨/年,年原煤产量2.72亿吨。到“十三五”末,基地产能4.66亿吨/年,预计原煤产量3.1亿吨。

3.晋东基地

重点培育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三大煤炭企业向亿吨级企业迈进。重点推进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煤电一体化。重点发展煤基合成油、甲醇制汽油、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生产等产业。重点推进晋城、阳泉、潞安三大矿区瓦斯抽采利用矿区建设。

截至年底,晋东基地产能4.84亿吨/年,年原煤产量3.18亿吨。到“十三五”末,基地产能4.32亿吨/年,预计原煤产量3.3亿吨。

另外,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上,该《规划》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1、研究出台煤矿“减量重组”政策。

减量重组可有效降低退出成本、缓解社会矛盾、减轻财政负担,是企业容易接受的去产能方式。建议国家提出“减量重组”基本原则,支持山西试点,在国家原则框架内进行探索。

2.对资源整合改造建设煤矿承担化减过剩产能任务分类施策。

资源整合山西走在了前面,建议国家同意山西在整体完成国家下达去产能任务的前提下,允许对资源整合改造煤矿承担去产能任务进行内部调整。

3.支持山西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

目前全国第一批列入调节产量的74座先进产能煤矿,能力6亿吨,其中我省18座,能力1.2亿吨,占全国的20%。恳请国家在先进产能认定方面给予我省大力支持。

4.适度限制煤炭进口,支持山西建立国家煤炭储备基地。

建议国家引导沿海国有发电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减少低价劣质煤进口,增加国产清洁煤使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商品煤质量检测标准,对进口动力煤和进口炼焦煤从热值、灰份、挥发分、硫份等指标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有效控制煤炭进口规模。同时建议着眼长远发展,支持山西省建设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通过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提高煤炭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价格平抑能力。

5.全国统一标准淘汰煤炭落后产能。

建议国家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淘汰标准和目标,将30万吨以下煤矿视为落后产能,在年底前将全国范围内产能30万吨以下煤矿依法关闭退出,以腾出更多的产能指标,用于提升先进产能水平。

附:山西省煤炭产业目前情况

1.煤矿主体企业。

山西省共有煤炭主体企业家、单独保留煤矿38家。

按所有制分: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煤矿企业71家,民营煤矿企业91家,中外合资煤矿企业7家。

按规模分:亿吨级4家(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晋能集团、中煤平朔集团),万吨级3家(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0万吨级10家,0万吨级以下家。

2.煤矿数量、产能。

截至年底,山西省共有煤矿座,能力14.6亿吨/年。

按所有制分,国有独资煤矿座,能力3.9亿吨/年;国有控股煤矿座,能力7.7亿吨/年;国有参股煤矿34座,能力0.4亿吨/年;民营煤矿座,能力2.6亿吨/年。

按生产建设性质分:生产煤矿座,生产能力8.8亿吨/年;建设及其它煤矿座,建设规模5.8亿吨/年,其中:新建煤矿19座,建设规模1.19亿吨/年;整合改造煤矿座,建设规模4.32亿吨/年。

3.职工人数。

截至年底,山西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1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49万人。

全省煤矿企业从业人员78.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74.52万人。

来源:中国煤炭网、山西省政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x/1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