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中国的传统建筑出现了最后一次发展高峰。在这个时期,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进一步标准化,整体建筑愈加繁华壮观,装饰意义更加突出,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山西明清时期遗留的木构建筑遍布山西全省各地,有多处。山西明清时期代表性建筑有浑源悬空寺、太原崇善寺、解州关帝庙等。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5千米的恒山峡谷西崖峭壁上,始建于北魏后期,现存建筑为明清样式。古代工匠先在峭壁上凿洞,横向插入木桩,然后以木桩为支撑,建起了这座壮观的悬空寺院。

山西大同浑源悬空寺

崇善寺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南隅,始建于唐,扩建于明洪武年间,曾有殿堂楼阁、亭台廊庑近千间,清同治三年(年),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前檐装有隔扇,檐下有斗拱承托屋檐,屋顶用黄绿色琉璃瓦剪边,瑰丽壮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西关,北依盐池,面向中条,创建于隋代,宋、明、清历代都曾扩建或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所建。解州关帝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被誉为“武庙之祖”“关庙之冠”。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气肃千秋”牌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yw/1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