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middot读历史此生有幸走沁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 http://m.39.net/pf/bdfyy/ 导语 回沁源,我留下一首诗:“英雄碧血染山川,动地惊天困沁源。军民勠力抗敌寇,我以我血荐轩辕”。沁源围困战两年半时光,两年半奋斗,两年半抗争,最后使侵略者精神崩溃,狼狈逃窜,是沁源人民用鲜血和意志浇灌了脚下这片土地。 沁水之城刘夙培雷普凡层林尽染赵小黑秋染沁源“好地方”,满眼青山似“金山”魅力沁源薛俊来到沁源,意外地见到我的一个老朋友、诗人金所军,他是沁源现任县委书记,“长治诗群”的主将。若干年前我曾经主政《诗刊》,长治诗群有一批以郭新民为主的诗人群体,他们注重红色题材,立足沁源大地和长治大地,他们的诗中有小米的味道,有大枣的芳香,还有八路军留在历史天空的喊杀声。金所军曾经是我们《诗刊》重要的诗人,他参加过著名的“青春诗会”,但是我已经有十几年没见他了。他在沁源县将近三年了,从到达的那一天起,他就敏锐地抓住了“沁源围困战”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特殊的战争题材。于是,当山西女作家蒋殊用自己的行走,用自己的采访,用自己致敬的虔敬心态完成了这部充满感情,充满回望,也充满怀念的特殊的书时,金所军书记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所以蒋殊在扉页的题记上这样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年的全体沁源英雄军民。”她的确是真诚、认真地实践了自己题记上的这句话。 这本书让我们回到了三十个月围困沁源的时光,回到了沁源乡亲们对日寇不屈不挠的斗争岁月。沁源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沁源人民是值得致敬的人民。三十个月,风风雨雨,他们离开家乡,围困占领了县城和乡镇的侵略者,在十公里的范围形成了反包围,坚壁清野,哪怕喝泉水、啃草根也决不参加“维持会”,所以沁源没有出现一个汉奸,沁源没有一个“维持会”,这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沁源,八万人,在抗日战争中,在“沁源围困战”中牺牲将近一万人,负伤将近一万人,后来参军入伍南下也将近一万人,这是多么大的付出、多么大的贡献、多么大的牺牲啊!七十五年过去了,沁源人口也刚刚翻了一番,由八万到了十六万,虽不算是人口大县,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气大县、人性大县,是一个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了不起的大县!流光溢彩太岳城源头活水李嘉栋致敬沁源,也就是致敬我们的人民,致敬我们的历史。对于我来说,是致敬我英勇的前辈,致敬我四十师的抗战老兵。离开军旅的时候,我带回了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师战例选编(初稿)》,时间是年4月。这本书伴随着我在《文艺报》、在《中国作家》、在《诗刊》、在中华文学基金会、在作协党组书记处,度过这么多年的文化岁月。这次到沁源我把它找了出来,翻阅时,我突然发现青春时期的阅读和进入古稀之年的回望具有不同的质地、不同的感觉,尤其是当你走过沁源之后,在沁源的土地上一步一步丈量当年陈赓司令员、薄一波政委和李成芳、蔡爱卿、胡荣贵这些前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个个以著名的烈士所命名的村落,他们牺牲和被捕过的窑洞,他们慷慨就义的大槐树之后,或当你瞻仰那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时,又或在一个小村子里抚摸一本本烈士的名录时,你的感觉和纸面上的阅读顿时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我们参加了一次独特的研讨会——“行走的”研讨,我们为《沁源》所震撼。但是我更高兴的是,回沁源的时候,不仅回到了历史的岁月和历史的时光,也自然地面对了沁源美丽的现实。在和金所军书记聊天时,他开心地告诉我:“沁源的绿化已经达到了90%。”沁源有很多珍禽,最有名的是褐马鸡。褐马鸡在世界上也就拢共一万多只,而经过专家们进行的技术搜索,发现褐马鸡在沁源竟有三千多只!他顺手拿出手机让我看好几个录像,这是一个农民发给他的褐马鸡观察录像。褐马鸡,又叫“鹖鸡”,其翎毛在赵武灵王时代是武士头上高贵的装饰,在大清国也只有孔雀和褐马鸡的翎毛有资格装饰在官员高贵的头颅上,成为“顶戴花翎”。褐马鸡在当地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俗称:“青凤凰”。褐马鸡从来不祸害庄稼,褐马鸡也从来就是一妻一夫制,勇敢、好斗、守信、忠义,这是禽界的勇士和义士。鸿运当头全家福(褐马鸡的一家)郭家文菩提寺晚霞程志敏我没想到,在沁源不仅有褐马鸡,还准备大量养殖香獐取麝香。此外,金所军书记告诉我,他们的药材种植已经从几百亩扩展到数万亩,沁源已经成为造福乡亲们的北药基地。 同时更重要的,沁源围困战纪念馆建立之后,为了让沁源的孩子们记住这场特殊的两年半的围困战,中华民族一次特殊的抗争,沁源的幼儿园为我们表演了情景剧。近三百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分别饰演着八路军、民兵、医务兵、担架兵,当然还有后勤保障的民工,他们磨面、蒸馍馍、支前,还有一批小不点,扮演了他们最不愿意扮演的角色“日本兵”和“汉奸”。这是一次精彩的演出,是我所看到的在中国大地上幼儿园编排的、全员参与的一场特殊的情景剧,这情景剧只能诞生在沁源这块英雄的土地,也只有这方土地上的后人,他们的孩子有资格来诠释、扮演“沁源围困战”。可爱的孩子,他们仿佛是在游戏,但又不是在游戏,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说:“小不点们都愿意扮演八路军,谁也不愿意当鬼子兵和汉奸,只能轮流地来充当这样的角色。”幼儿园大班的宝宝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很少,他们的眼界还很狭窄,他们心灵的空白点还很多,但是我觉得只要参加过情景剧的演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必定铭刻下“沁源围困战”五个字,他们会记住七十五年前他们的长辈们是怎样用顽强、用血火、用拼搏赶走了侵略者,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山川和天空。短短的两天时间,我回沁源时也回到了历史。时光短暂,但是东道主还安排我们去了灵空山。在山上,我意外地见到了一处奇景“九杆旗”,这是一株有八百年树龄的油松,耸入云天,一棵树生出九根枝干,每根枝干都挺拔、昂扬、粗壮,它们挥舞着的枝叶如绿色的旗帜,抚云摩天。和九杆旗合影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九杆旗就是沁源的标志性符号,它意味着“沁源围困战”艰苦卓绝的三十个月,这是漫长的两年半的时光,两年半的奋斗,两年半的抗争,最后使侵略者精神崩溃,狼狈逃窜,是沁源人民用鲜血和意志浇灌了九杆旗下这片土地。世界最大油松(九杆旗)王伟刚沁源灵空山贺子毅回沁源,我留下了一首自己写的小诗:“英雄碧血染山川,动地惊天困沁源。军民戮力抗敌寇,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此同时,我还有另一首小诗留给沁源,诗是这样的:“曾忆美味和子饭,十载戎马滋味甘。晋阳子弟云南老,此生有幸走沁源。”这是真话,也是实在的话,因为我入伍的老部队每天的早餐都是和子饭,用大米、面条,还有些蔬菜煮在一起的和子饭,这是山西特有的。最后告别沁源的时候,东道主专门给我们上了一碗和子饭,此时我才发现正宗和子饭用的米是小米,而不是我吃了十年的云南大米,但无论是云南版和子饭,还是沁源版和子饭,吃起来都绝对是回味无穷的。别样灵空山田斌摄雪舞灵空来源|《映像》杂志社(主管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编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分享收藏游山西读历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xw/12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旅游山西最全旅游地图出炉,值得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