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人—高君宇

高君宇(——),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峰岭底村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行二。其父高佩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早年以教书为生,后辞教回家经营家业兼行医治病;母赵氏,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

高君宇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时代。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的清政府给中国人民带来重重灾难,也亲身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巨大变革。使他从童年和少年时大起就受到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年高君宇“负笈抵省”,考入山西省上第一中学。在这一省城有名学校,高君宇勤奋学习,在第一学期末就得了优胜奖。被学校列为品学兼优学生,以“十八学士登瀛州”的美誉,在学校墙报上予以表彰。学校对他的评语是“崇德敦行”。这时,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也很关心,他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章太炎文集》等各种书刊,广泛阅读,开阔了眼界。年,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其复辟称帝的野心,和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高君宇等同学从历史老师处得知这一消息时,悲愤异常,立即和学校爱国师生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反袁斗争。高君宇一面和同学们捐款翻印了“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为,一面又组织集会游行,街头演讲,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声援蔡锷等人发起的护国反袁斗争。他曾满怀信心给家中人写信,称“洪宪过不了百日。”

年,高君宇从山西省立一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学习。高君宇进入北大不久,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了校长。蔡元培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方针,提倡学术自由。在蔡校长治校方针的影响下,北京大学很快成为中国新思潮的中心。“五四”以前,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新思潮风起云涌。新文化运动的前期,以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批判孔教和二千多年以来的封建伦理道德,矛头直指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察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阶段。高君宇到北大后继续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jy/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