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中国县域经济数据报告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bcutexas.net/chaoliu/xinchao/1608.html01整体概况(一)全省概况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山西省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千米。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万人。全省拥有11个地级市,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5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1个县)。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4.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4.4:42.2:53.4。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亿元,全省财政支出.4亿元。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亿元。(二)县域概况全省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纳入县域体系的有97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5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1个县),行政区域面积14.2万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万人。县域生产总值为.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3.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2:53.6:38.2。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为.3亿元,公共财政支出.8亿元。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亿元。 图1年山西省县域经济数据报告范围示意 图2年山西省全省及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02经济分析(一)生产总值1.占比分析(1)各地市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年,县域生产总值为.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55.0%,其中,各地市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太原市占1.7%、大同市占1.5%、阳泉市占1.4%、长治市占6.9%、晋城市占6.1%、朔州市占3.3%、晋中市占6.8%、运城市占7.3%、忻州市占4.9%、临汾市占6.8%、吕梁市8.4%(见图3)。图3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 (4)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年,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比重为:太原市占3.1%、大同市占2.8%、阳泉市占2.5%、长治市占12.5%、晋城市占11.1%、朔州市占6.0%、晋中市占12.3%、运城市占13.3%、忻州市占8.8%、临汾市占12.3%、吕梁市15.3%(见图4)。图4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比重 2.排名分析(1)全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年,全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排名依次为:吕梁市、运城市、长治市、晋中市、临汾市、晋城市、忻州市、朔州市、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其中,吕梁市生产总值是阳泉市的6.2倍(见图5、图6)。图5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 图6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排名(亿元) (2)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孝义市、泽州县、灵石县、高平市、阳城县、河津市、怀仁市、介休市、沁水县、襄垣县。其中,前10位次有4位分布在晋城市(见图7、图8)。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神池县、五寨县、汾西县、娄烦县、平顺县、吉县、隰县、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其中,后10位次有5位分布在临汾市。排名第一位的生产总值是末位的56.3倍,后10位生产总值总和仅占排名第一位孝义市的48.6%(见图7、图8)。图7年山西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8年山西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3)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图9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元) 年,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沁水县、灵石县、蒲县、襄垣县、怀仁市、沁源县、孝义市、安泽县、山阴县、河曲县。(见图10、图11)。年,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文水县、广灵县、平顺县、永和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临县、大宁县、石楼县。其中,后10位次中有4位分布在大同市,3位分布在吕梁市。排名第一位的人均生产总值是末位的13.0倍(见图10、图11)。图10年山西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11年山西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二)产业结构1.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4.4∶42.2∶53.4(见图12)。图12年山西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2.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县域生产总值为.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2:53.6:38.2(见图13)。图13年山西省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三)财政收入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比重年,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为.3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2%。其中,各地市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太原市占1.4%、大同市占0.9%、阳泉市占0.6%、长治市占3.9%、晋城市占3.2%、朔州市占1.5%、晋中市占3.7%、运城市占2.1%、忻州市占2.2%、临汾市占3.3%、吕梁市6.4%(见图14)。图14年山西省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比重 (2)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太原市占4.8%、大同市占3.1%、阳泉市占2.0%、长治市占13.4%、晋城市占10.9%、朔州市占5.0%、晋中市占12.8%、运城市占7.2%、忻州市占7.4%、临汾市占11.5%、吕梁市21.9%(见图15)。图15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 2.排名分析(1)全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依次为:吕梁市、长治市、晋中市、临汾市、晋城市、忻州市、运城市、朔州市、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其中,吕梁市公共财政收入为阳泉市的11.1倍(见图16、图17)。图16年山西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亿元) 图17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亿元) 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柳林县、孝义市、介休市、泽州县、高平市、上党区、襄垣县、灵石县、乡宁县、阳城县。其中,前10位次有3位分布在晋城市(见图18、图19)。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夏县、吉县、永和县、平顺县、沁县、隰县、浮山县、汾西县、石楼县、大宁县。其中,后10位次有6位分布在临汾市。排名第一位的公共财政收入是末位的80.3倍(见图18、图19)。图18年山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19年山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2)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图20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元) 年,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为.2元,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蒲县、柳林县、沁水县、沁源县、安泽县、左云县、乡宁市、灵石县、襄垣县、交口县(见图21、图22)。年,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沁县、大宁县、应县、汾西县、阳高县、绛县、石楼县、临猗县、万荣县、夏县。其中,后10位次有4位分布在运城市(见图21、图22)。图21年山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22年山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3)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年,全省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13.6%,县域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7.2%,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依次为:太原市、吕梁市、大同市、长治市、晋中市、晋城市、临汾市、忻州市、朔州市、阳泉市、运城市(见图23)。图23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 图24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 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古交市、左云县、娄烦县、兴县、柳林县、阳曲县、乡宁县、岚县、交口县、方山县。其中,前10位次的5位分布在吕梁市,3位分布在太原市(见图25、图26)。 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沁县、汾西县、永济市、稷山县、夏县、万荣县、应县、绛县、浮山县、临猗县。其中,后10位次的6位分布在运城市(见图25、图26)?图25年山西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贡献率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26年山西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贡献率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四)财政支出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年,县域公共财政支出为.8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6%。其中,各地市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太原市占1.8%、大同市占3.7%、阳泉市占1.0%、长治市占5.1%、晋城市占3.3%、朔州市占2.0%、晋中市占5.1%、运城市占5.6%、忻州市占5.5%、临汾市占6.5%、吕梁市8.1%(见图27)。图27年山西省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2)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太原市占3.7%、大同市占7.7%、阳泉市占2.2%、长治市占10.6%、晋城市占7.0%、朔州市占4.1%、晋中市占10.6%、运城市占11.8%、忻州市占11.5%、临汾市占13.6%、吕梁市17.0%(见图28)。图28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2.排名分析(1)全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年,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由高到低的排名依次为: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忻州市、长治市、晋中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太原市、阳泉市(见图29、图30)。图29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 图30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亿元) 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临县、兴县、柳林县、孝义市、泽州县、高平市、洪洞县、上党区、平遥县、阳城县。其中,前10位次有4位分布在吕梁市,3位分布在晋城市(见图31、图32)。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曲沃县、汾西县、五寨县、大宁县、神池县、吉县、古县、浮山县、安泽县、黎城县。其中,后10位次有7位分布在临汾市(见图31、图32)。图31年山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32年山西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2)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年,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8元,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永和县、大宁县、岢岚县、隰县、兴县、偏关县、石楼县、娄烦县、安泽县、古县。其中,前10位次有6位分布在临汾市(见图33、图34)。年,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后10位的依次为:襄汾县、永济市、新绛县、原平市、万荣县、稷山县、夏县、洪洞县、文水县、临猗县。其中,后10位次有6位分布在运城市(见图33、图34)。图33年山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34年山西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五)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占比分析(1)县域占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年,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亿元,占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3.3%。其中,各地市县域占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太原市占1.4%、大同市占0.8%、阳泉市占1.0%、长治市占2.6%、晋城市占1.6%、朔州市占0.9%、晋中市占3.1%、运城市占2.5%、忻州市占2.1%、临汾市占2.7%、吕梁市4.5%(见图35)。图35年山西省县域占全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2)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年,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太原市占6.1%、大同市占3.6%、阳泉市占4.1%、长治市占11.0%、晋城市占7.0%、朔州市占4.1%、晋中市占13.4%、运城市占10.9%、忻州市占8.8%、临汾市占11.6%、吕梁市19.4%(见图36)。 图36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2、排名分析(1)全区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年,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依次为: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长治市、运城市、忻州市、晋城市、太原市、阳泉市、朔州市、大同市。其中,吕梁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大同市的5.5倍(见图37、图38)。图37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图38年山西省各地市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亿元) 年,全区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前10位依次为:离石区、介休市、孝义市、襄垣县、清徐县、盂县、高平市、洪洞县、河津市、侯马市。其中,离石区位居第一,其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末位汾西县的59.9倍(见图39、图40)。年,全区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后10位依次为:吉县、古县、岢岚县、偏关县、隰县、静乐县、浮山县、永和县、大宁县、汾西县。其中,后10位次有7位分布在临汾市,3位分布在忻州市(见图39、图40)。图39年山西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前10名和后10名分布图 图40年山西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 03数据小结1、全省县域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5.0%,其中:从各地市来看,吕梁市生产总值占比最大,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3%,占县域生产总值的8.4%,为阳泉市的6.2倍?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4.4:42.2:53.4,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2:53.6:38.2?2、全省县域生产总值排名,孝义市位居第一,晋城市囊括全省前10位次的4位;大宁县排名末位,后10位次有5位分布在临汾市。排名第一位的生产总值是末位的56.3倍,后10位生产总值总和仅占排名第一位孝义市的48.6%。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约为4.5万元,县域人均生产总值约为3.6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0.0%。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沁水县位居第一;石楼县排名末位,后10位次中有4位分布在大同市,3位分布在吕梁市。排名第一位的人均生产总值是末位的13.0倍。4、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2%,其中吕梁市占比最大,占全省6.4%,占县域21.9%?全省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为.7元,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为.2元,县域为全省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水平的42.4%。5、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柳林县位居第一,大宁县排名末位,第一位的公共财政收入是末位的80.3倍。人均县域公共财政收入排名,蒲县位居第一,夏县排名末位,第一位的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是末位的22.3倍。6、全省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为13.6%,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7.2%,县域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2.9%。全省各地市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太原位居第一,贡献率为11.5%,运城市排名末位,贡献率为3.9%。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公共财政贡献率排名,古交市位居第一位,贡献率为25.5%,临猗县排名末位,贡献率为1.5%,第一位的贡献率是末位的17.0倍。7、县域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6%,其中,吕梁财政支出占比最高为8.1%,阳泉市占比最小为1.0%。全省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2元,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为.8元,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为全区的69.2%。8、年,全省县域公共财政支出排名,临县位居第一,黎城县排名末位,排名第一位的临县的公共财政支出是末位黎城县的4.3倍;全省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排名,永和县位居第一,临猗县排名末位,排名第一位永和县的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是末位临猗县的44.4倍。9、全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亿元,其中,吕梁占比最大,占全省的4.5%,占县域的19.4%。全省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排名,离石区位居第一,汾西县排名末位,排名第一位离石区的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末位汾西县的59.9倍,排名后10位的县有7位分布在临汾市,3位分布在忻州市。—END—以上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由中研智业数字规划社区规划数据库整理入库,报告由北京中研智库、中研智业数字规划院撰写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往期回顾报告发布从31省《政府工作报告》看各省年怎么干数据报告中国县域经济数据报告(陕西篇)中国县域经济数据报告(青海篇)年山西省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报告专题报告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专题报告(年第3期,总第14期) 现代化经济体系专题报告(年第2期,总第13期)新发展格局专题报告(年第1期,总第12期) 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年第4期,总第1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jy/12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西大同朔州水泥企业要率先完成超低排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