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安全防范意识有多差太原某幼儿园
昨天,太原一幼儿园来了四位“陌生人”,他们用零食和玩具,将6名小朋友“骗”出了幼儿园...... 9月1日,太原煤气化第一幼儿园来了4位“陌生人”,他们提前准备了很多零食和玩具,然后跑进幼儿园,以给孩子们好吃的,或去找妈妈,到外面踢球等方式,成功将芒果班(中班)的6个小朋友“骗”出幼儿园。这只是该幼儿园为了加强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进行的“不跟陌生人走”防拐骗模拟演练。 其他班家长扮陌生人“骗走”芒果班6个娃 上午10时,芒果班的29个小朋友开心地玩着呼啦圈、拍篮球,3位老师像往常一样组织孩子们活动。孩子们笑啊,跑啊,其实一个“圈套”正在靠近他们。 派出所两位民警、幼儿园园长、门卫值班人员等都退到了幼儿园校门外,只是远远地监控着。这时,4个“坏人”登场了,其实他们是幼儿园草莓班的家长。“坏阿姨”走到4岁瑶瑶(化名)跟前,蹲下身子,“呼啦圈玩得真好,让阿姨看看!”小姑娘看了看阿姨,直接把呼啦圈递过去,“我认识你妈妈,她说要过来接你回家,跟阿姨走吧!”听到这句话,瑶瑶开心地笑了,主动拉着阿姨往门外走,整个“拐骗”过程不到一分钟。 同时,其他3个“坏叔叔”也在展示自己的拐骗高招,“我有一个足球在车上,咱们到门口的草地上踢足球去吧!”“我拉着你们去公园玩,你妈妈也在外面等着。”“我有个电动玩具车很好玩……”叔叔们轻而易举地将各自的锁定目标带出了幼儿园。 短短半个小时,6个娃跟着“陌生人”走了,有两个男孩、4个女孩。 孩子要被带走时有的主动询问老师 当然,4个“坏人”也不是个个都能骗走,有的孩子就主动询问老师能不能走。 4岁的丽丽(化名)面对“坏阿姨”的诱惑,心动了,但她直接跑到老师面前,“这个阿姨认识我妈妈,我要跟她去找妈妈。” “你认识这个阿姨吗?”老师问。丽丽眨了眨眼摇摇头,“那你还要跟着走吗?”丽丽马上警觉起来,没有跟陌生人离开。其间有三四个孩子要被带走时,主动去找老师询问。 看着各自的拐骗“成果”,4位家长不“淡定”了。“我连道具都没有用,就把孩子骗出来了,不知道我家孩子是个什么样子。”扮演“坏阿姨”的家长说她看得心惊肉跳。其他3位男家长也有同感。 6个“萌娃”站在幼儿园门口,还在问叔叔阿姨为什么还不走?看着这样的情景,大家哭笑不得。 演习不只是教育孩子更是要提醒家长老师 演习结束后,芒果班的老师告诉孩子们真相,还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自己为什么上当受骗了。提醒小朋友们,“当陌生人说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或是学校新老师时,你们应该首先来问问我,看陌生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据幼儿园园长李萍介绍,从年开始,幼儿园在中班和大班组织这样的演习活动,全程都会录像,放给每个班的家长看,演习不仅是要告诉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而且也是提醒家长和老师。幼儿园以前也曾通过口头说教、播放影片的方式,提醒过孩子们注意自我保护;许多家长也多次叮嘱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可为什么一些孩子还是被“拐骗”了呢?这与3—6岁孩子的认知特点相关,他们的观察、理解能力较弱。“坏人的‘坏’并不是写在脸上,相反他们多数是和蔼可亲的,这尤其需要孩子们通过体验来感知。若是在演习中上当受骗了,这些孩子再接受老师的口头教育时,就会印象更深刻。” 当然,幼儿园在设计演习时也很注意度的把握,让孩子们从体验中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而且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安全教育必须幼儿园和家长配合起来,平时老师的教学也应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xishengzx.com/sxzw/10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太原市安全教育平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